在「無限遊戲」中感受音樂的情緒價值

partimento%EF%BC%8C%E9%82%A3%E4%B8%8D%E5%8B%92%E6%96%AF%E9%9F%B3%E6%A8%82%E9%99%A2%EF%BC%8C%E9%9F%B3%E6%A8%82%E6%95%99%E8%82%B2%EF%BC%8C%E5%8D%B3%E8%88%88%E5%89%B5%E4%BD%9C%EF%BC%8C%E9%9F%B3%E6%A8%82%E6%AD%B7%E5%8F%B2%EF%BC%8C%E5%8F%A4%E5%85%B8%E9%9F%B3%E6%A8%82%EF%BC%8C%E9%9F%B3%E6%A8%82%E5%89%B5%E4%BD%9C%EF%BC%8C%E9%9F%B3%E6%A8%82%E5%9F%BA%E7%A4%8E%EF%BC%8C%E9%9F%B3%E6%A8%82%E6%80%9D%E7%B6%AD 1

在我的課堂中,我始終希望學生能成為一個「無限遊戲」的參與者。所謂的無限遊戲,沒有終點,也沒有固定的勝負標準,只要你還願意繼續探索、享受音樂,你就是勝利者。而考試或比賽則更像是「有限遊戲」,它們有明確的起點和終點,還帶有輸贏的結果。

然而,學習音樂的真正意義,並不只是達成短期的成績目標。我更關注的是,如何讓音樂成為學生一生的朋友。即使在短期內,他們的進步看似緩慢,甚至毫無跡象,但如果音樂能成為他們理解自我、表達情感的工具,並陪伴他們走過人生的高低起伏,那麼這比任何考試或比賽的成績都更具意義。

這並不代表考試和比賽毫無價值。相反,這些目標能幫助學生磨練專注力,提升技術能力,也能讓他們在挑戰中找到進步的動力。但我認為,這些有限遊戲的目標不應該成為壓倒一切的重心。如果考試或比賽的壓力讓學生對鋼琴產生抗拒,甚至選擇放棄音樂,那麼這樣的短期成功就失去了意義。

最近,我的一位學生在一次即興課堂中讓我深受啟發。在那堂課上,他沒有演奏複雜的技巧,也沒有依賴任何和聲套路,而是完全自由地表達自己。他即使一段時間過去後,他讓我意識到情緒價值的力量——正是那次即興演奏引發的情緒,使他對那堂課念念不忘。

情緒與記憶的關係是緊密相連的。當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強烈的情緒,比如成就感、希望感,或是「原來我真的可以做到」的信心,這些正面的情緒體驗會成為支撐他們繼續前行的動力。即使有些技術他們當下無法掌握,只要有這種情緒的支持,他們就能夠相信自己,願意一步步去嘗試。而技術的提升與音樂的追求,也會在這條路上自然而然地到來。

當然,情緒價值的傳遞並不是每堂課都能輕易實現。每個學生的狀態、目標與個性不同,我無法保證每次都能讓學生感到深刻的情緒共鳴。然而,我發現即興演奏可以是一種強有力的教學方法。在即興的過程中,學生能自由地創作,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與音符相連,從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,這是其他教學方式難以取代的。

我的學習旅程中也有類似的經歷。當我的老師引導我進行即興創作時,我第一次體會到音樂的魅力,感受到音樂不僅是技術的展現,更是一種情緒的釋放與共鳴。那一刻的感動讓我對音樂產生了更深的渴望,也激勵我繼續探索音樂的可能性。

因此,我堅信,即興演奏能夠為學生帶來獨特且無可取代的情緒價值。當他們即興創作出一段連自己都未曾想像的旋律時,那份感動將成為他們音樂旅程中最重要的支撐。挑戰與功課的完成確實能帶來成就感,但即興演奏的價值在於,它讓學生直面自己的內心,感受到音樂與情感的深刻連結。

正如那位學生的經歷啟發了我,即興演奏不僅是一種技巧,更是一座連接內心與音樂的橋樑。透過這種情緒價值,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在這場無限遊戲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音樂聲音,並由此不斷探索音樂的更多可能性。